通九游娱乐城五里村高密度养鱼“游”出致富路
栏目: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2025-01-14
 咸宁网讯记者丁伟、通讯员刘颖、沈威报道:牵网、起鱼、落筐……近日,天气晴好,通城县五里镇五里村“零排放”圈养高密度水产养殖基地,农户两两协作,正忙着收网捞鱼。  “去年3月投的鱼苗,现在正是收获的季节。平均每天可捞鱼1000多尾,主要销往本地农贸市场、餐饮店等。”基地管理人员李英群介绍。  该基地由通城县水产局于2022年投资建设,占地面积约20亩,目前共建有32个圈养桶,养殖彩虹鲷、大白刁、

  咸宁网讯记者丁伟、通讯员刘颖、沈威报道:牵网、起鱼、落筐……近日,天气晴好,通城县五里镇五里村“零排放”圈养高密度水产养殖基地,农户两两协作,正忙着收网捞鱼。

  “去年3月投的鱼苗,现在正是收获的季节。平均每天可捞鱼1000多尾,主要销往本地农贸市场、餐饮店等。”基地管理人员李英群介绍。

  该基地由通城县水产局于2022年投资建设,占地面积约20亩,目前共建有32个圈养桶,养殖彩虹鲷、大白刁、大头鱼等10余种水产品种。

  基地作为乡村振兴扶持项目,依托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咸宁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技术指导,以村集体经济的形式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与传统水产养殖相比,高密度水产养殖经济效益更加突出。李英群透露,这种高密度养殖模式产量更高,传统养殖方式每亩水面产量只有250至300公斤,现在这种圈养高密度养鱼亩产可达1500公斤以上。并且,饲料定量投放,不会浪费。

  “鱼圈养在圈养桶内,通过下面的锥形集污装置收集残饵、粪污等废弃物,再经吸污泵抽排出去、进入尾水分离塔。”李英群说,固体废弃物收集后能再利用,成为田地的有机肥;废水经尾水处理桶过滤后再回流到池塘重复使用,从而实现养殖废弃物的“零排放”。

  为进一步做好“水”产业,2023年,该村在原有的“零排放”高密度养殖基地的基础上扩建了一个集特种养殖、垂钓、甲鱼养殖于一体的养殖休闲基地,带动周边居民共同致富。目前,五里村已形成鱼苗繁殖、销售、成鱼养殖的一体化格局,村内水产养殖面积约300多亩,年出产量约为100吨。

  五里村党支部书记黎星表示,现在全村40%的村民从事水产行业,平均每户增收约1万元。未来,该村将继续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做足“水”文章,大力发展特色养殖、种植产业,以产业兴旺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上一篇:通城荆楚购·宁惠购迎新春促消费活动启动 在家门口实现“一站式”购物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记者李嘉、通讯员李金刚、石庆明报道:房屋错落有致,道路宽畅平整,街坊邻里笑声不断,易地搬迁扶贫安置点...

  目前,五里村已建立乡村振兴微工厂2个,特色农业专业合作社8个,累计带动村民就业113人,人均增收40000元。

  下一步,五里村将继续以产业兴旺促进群众增收致富,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接下来,五里镇五里村将通过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中来,推动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

  咸宁网讯记者丁伟、通讯员黄文刚、九游娱乐下载易波报道:时下,正值小龙虾上市的季节,在通城县五里镇五里村“稻虾轮作”基地, 220亩小...

  8月31日,通城县五里镇五里村7组,湖北翔龙袋业有限公司扶贫车间传出“哒哒”的机器声,工人们正忙着生产各种包装袋。今年,...

  咸宁网讯全媒体记者沈二民、田明报道:10月20日,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博导严建兵率调研组到崇阳县开展“乡村振兴荆楚行”调...

  咸宁网讯记者刘珊珊报道:水产养殖如何做到绿色环保?11月11日,走进通城县塘湖镇汤管山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只见空气恒温机...

  咸宁网讯全媒体记者汪国文、九游娱乐下载陈君益报道:12月16日,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党委书记明庭庆、院长教授廖庆喜率中国工程院院士、华...

  4月6日,湖北九灵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技术员在逆流提取生产线进行生产。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袁灿摄。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咸宁日报香城都市报咸宁网咸宁政府网联系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税务登记证授权声明银行账号湖北咸宁市情简介

  主管: 咸宁市委宣传部咸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咸宁日报社承办:咸宁日报网络传媒中心

  未经咸宁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邮箱: 网站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