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娱乐官网深化一体化协同 全力支撑上游投资优化和储量动用
栏目: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2025-04-01
 阅读提示:在油气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上游一体化已成为提升资源价值、优化运营效率的重要路径。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日益增长的技术需求,石油工程公司作为技术服务的提供者,以一体化理念为引领,深度融入油气藏经营管理全链条,在开发方案优化、工程技术支撑、生产动态跟踪等环节发挥专业优势,以更开放的协同机制、更敏捷的响应能力服务油气增储上产,为国家能源安全、油气行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工程力量。  “日进

  阅读提示:在油气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上游一体化已成为提升资源价值、优化运营效率的重要路径。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日益增长的技术需求,石油工程公司作为技术服务的提供者,以一体化理念为引领,深度融入油气藏经营管理全链条,在开发方案优化、工程技术支撑、生产动态跟踪等环节发挥专业优势,以更开放的协同机制、更敏捷的响应能力服务油气增储上产,为国家能源安全、油气行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工程力量。

  “日进千米井”478 口,“一趟钻”作业实现 1300 余开次,钻井米费由2319元降为2066元;助力打出资阳2井、利页203HF井、新胜1井、顺北61井等一批高产勘探井,助力四川盆地、渤海湾盆地、松辽盆地、塔里木盆地等勘探取得重大突破……石油工程公司一体协同、支撑勘探开发的成绩单令人振奋。

  2024年,钻井周期缩短5.6%,钻井米费降低10.9%,单井产能提高10.9%……这些数字就是对“储量多动用、投资多释放”的有力注解,更是“一体化深度融合”“油气藏经营重要参与者”等理念的生动折射。

  “上游的一体化是石油工程最大的优势。深度嵌入上游一体化,主动融入勘探开发全过程,全力支撑上游投资优化和储量动用,这是石油工程的首责。”石油工程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吴柏志强调。

  石油工程公司坚持“纵”与“横”相统一,协同建立落实“一个平台、五大机制”,以一体协同赋能油气藏效益开发。纵向上,系统推行提质提产联动考核,引导队伍更加注重提质提产,促进更多储量向产能转变、产能向产量转变、产量向效益转变,2024年单井产能提高10.2%;横向上,支撑建成两级专家工作室,优选168名专家与甲方联合办公,源头参与重点方案审查,全过程指导现场施工,加大力度与甲方一体运作、一体联动、一体攻坚。

  华北石油工程技术发展部负责人焦延安对此深有感触:“在鄂尔多斯工区的地质工程一体化专家工作室,我们与华北油气、经纬公司等单位的专家共同开展重点难点技术分析,不仅解决难题的能力大幅提升,施工效率也显著提高。”2024年,鄂北工区的井漏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处理时间大幅缩短,平均钻井周期比上年缩短12.6%。

  在一体化专家工作室的协同合作下,西南工区创新压力控制新方法,保障新桥1井二开安全施工;西北工区有针对性地升级防塌工艺,保障长裸眼穿泥岩一开次侧钻,推动甲方释放井位35个,成本费用较二开次侧钻节约500万元;东部老区助推民丰页岩油效益开发,平均钻井周期比2023年缩短12.8天。

  新春伊始,石油工程公司主要领导带队奔赴西南工区,了解西南油气、勘探分公司关于一体化运行及工程支撑保障需求,围绕复杂故障、试油气保障深入研讨,确定石油工程2025年重点攻关方向,一体协同深耕“大西南”。

  “上游产业链的发展,需要工程技术有进一步突破。技术问题如果解决不了,支撑增储上产降本就做不实,引领转型升级就是喊口号。”吴柏志多次强调。

  为全面提升专业支撑能力,石油工程公司主要领导牵头,围绕重点工区、重点井支撑保障需求,先后组织4次区域研讨,聚力攻关62项重点技术,全力提升保障质效。

  特深层安全高效钻完井技术助力“深地一号”挺进地下万米,推动顺北8000米以深井平均钻井周期基本控制在百天之内,高效快速开掘油气宝藏;页岩油钻完井技术支撑胜利页岩油钻井周期从133天缩至17.7天,钻井压裂成本由8900万元降至5280万元,民丰洼陷首次实现50美元/桶效益开发;页岩气优快钻完井技术支撑涪陵页岩气钻井周期缩短27%,钻井费用每米下降25%,压裂效率提升66%,压裂费用下降20%;浅海OBN地震采集技术在浅海三维地震勘探中大显身手,生产日效提高30%……石油工程新质生产力正在跑出发展加速度。

  更强专业支撑,还需要依靠装备的更新换代。石油工程公司针对重点工区勘探开发需求,购置7.5万道物探采集仪,改造钻修井机21台,联合攻关应用全球首套175兆帕压裂装备,配备旋导、边探远探等高端仪器8套,满足了勘探开发需求,支撑四川盆地寒武系筇竹寺组、复兴区块凉高山组等取得了油气突破。

  今年,石油工程公司将加强高效可控震源、超长水平井等59项关键技术攻关应用,全力保障玉探1等风险井安全成井,支撑资阳筇竹寺组页岩气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油气增储上产。

  泥浆工程师有了钻井液智能坐岗,MRO物联网帮装备人员实时监测设备运行并及时提醒保养和故障,自动管柱系统让钻工可以遥控工作……“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系统的引入,改变了井队传统运行模式。”胜利石油工程黄河钻井70169钻井队平台经理董德英说。钻台无人化操作、井场少人化施工的场景正逐步走入石油工程一线。

  加快向“智慧油服”迈进,石油工程公司在全力推动全自动钻机进入现场的同时,大力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井筒核心业务逐步融合,实现由“经验钻井”向“科学钻井”转变,与时俱进当好油气藏经营重要参与者。

  依托经纬公司、胜利石油工程的钻井优化软件,2024年,西南工区在39口井推广“科学钻井”,应用井段平均提速12.59%;西北工区联合优化10口井,应用井段平均提速14.03%,缩短周期8.8%;胜利工区的50口井使用该软件后,应用井段提速23.56%,缩短周期15.36%;江汉工区34口井应用该软件后平均提速29.42%,缩短周期17.59%。

  2024年,石油工程公司井场数据智汇盒实现212项数据采集汇聚,380支钻井队数据接入IPPE(石油工程业务智能管控平台);地质工程一体化系统应用140口井,应用井段机械钻速提升26.5%,这些工作有力助推了储量多动用、投资多释放。未来,石油工程公司将加速以数字化提升传统产业,一体推动智能化、信息化建设,推动石油工程生产模式实现颠覆性变革。

九游娱乐官网深化一体化协同 全力支撑上游投资优化和储量动用(图1)

  胜利石油工程秉持“一家人、一条心、一盘棋、一块干”理念,坚持与胜利油田目标同向、思想同心、行动同力,全方位深化思想融合、技术融合、人才融合、成果融合,一体运作、一体联动、一体攻坚,以更深层次的一体化推动更高水平的“四提一降”,为油气增储增产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撑。2024年,胜利石油工程钻井进尺399.43万米,比上年增加3.27万米,平均钻井周期比上年缩短21.2%,累计刷新97项新纪录与指标。

  难动用储量合作开发势头强劲。胜利油田滨37北区块平均钻完井周期降幅达36.82%,商541区块平均钻完井周期降幅达65.32%,桩80区块平均钻完井周期比相邻区块缩短30.47%。特别是在滨37北区块,黄河钻井40569钻井队2024年进尺10.65万米,创中国石化钻井队年进尺最高纪录。胜利石油工程与胜利油田难动用储量合作区块钻井综合提速39%,平均单井产能提升8%,实现从“参与建产”到“合作建产”再到“共同经营”的转型升级。

  东方页岩革命实现重大突破。页岩油钻井周期从2021年的133天缩短至2022年的48天、2023年的29.5天,再到2024年突破17.71天,平均日产量由2021年的100吨提高到如今的1900吨。

  胜利石油工程推进页岩油开发技术迭代升级,创新形成地质工程一体化轨迹设计及控制技术、二开大井眼深层定向提速、三开高性能钻井液、高压超高温安全钻井、长水平段高效完井等五大技术系列,形成了基于强化参数的页岩油钻井压裂标准化施工模式和工艺技术,民丰页岩油平均钻井周期30.65天,比2023年缩短22.45%。黄河钻井70178钻井队承钻的丰页1-2-512HF井,5892米井深的钻井周期仅用17.71天,刷新济阳页岩油水平井钻井周期最短纪录。

  老油田提高采收率取得明显成效。面对部分老井维护难度大、周期长、成本高等难题,胜利石油工程主动求变,推广应用侧钻井提速提效、大幅提高侧钻产能技术。2024年,胜利石油工程大修侧钻86井次,“一趟钻”比例由14.2%提至24.4%,开窗侧钻时间比上年缩短31.23%,拔套侧钻时间比上年缩短55.87%。同时,胜利石油工程更注重提质提产,通过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保护储层释放产能,推动油田新井产能达标率由62.7%提至89.1%,打造了行业标杆。

九游娱乐官网深化一体化协同 全力支撑上游投资优化和储量动用(图2)

  西南石油工程以深化地质工程一体化为核心,充分利用“一个平台、五项机制”协同体系,九游娱乐app将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深度融入油气勘探开发全链条;通过组建跨企业联合攻关团队、搭建一体化专家智库,实现从钻井提速向全链条提产提效的跨越式升级。2024年,单机进尺效率提升5.34%,西南油气资阳2井创日产气125.7万立方米的高产纪录,筇竹寺组页岩气改造体积突破8300万立方米,关键技术突破助力超深层页岩气可采储量翻倍。

  近年来,西南石油工程持续深化与西南油气、勘探分公司、经纬公司等一体化运行,共建一体化专家工作室,九游娱乐app推进地质工程、方案设计、生产运行、风险管控一体化,实现了从钻井提速到全链条提速、从单一提速到提产提效的转变,共同促进工程质量、运行效率和勘探开发效益的提升。

  该公司技术团队与西南油气紧密结合,聚焦多压力系统安全钻进,工程地质协同,安全完钻和兴1井等8口“1字号”探井;全面推广“控压钻井+成膜强封堵钻井液”技术,释放钻井参数,提高作业效率,须二段定向井平均钻井周期缩短9.42%,新盛205-4井实现区块钻井周期首次低于95天;持续优化交叉工序衔接,应用井口快速插拔器、大通径一体化压裂管汇、自动输砂装置等先进装备,综合压裂效率提高12%,高效保障天然气增储上产。

  西南石油工程负责的资阳2井测试日产量125.7万立方米,证实了深层、超深层寒武系页岩具备规模增储潜力;助力资页1HF井成功投产,日稳定产气14万立方米。一口口高产井的背后,离不开关键技术的攻关应用。

  一直以来,该公司把工程技术突破助力扩大资源摆在首要位置,抓实“增、稳、上、攻”四大工程保障,多次组织专题工程技术研讨,深入分析川渝天然气增储上产关键技术难题,结合石油工程公司天然气增储上产、“三北”及东部老区工程技术支撑保障62项重点工作,详细制定计划措施,同时针对勘探开发需求加快技术突破,支撑甲方把难关攻下来、储量拿出来、产量增上去、成本降下来。

  针对资阳筇竹寺组页岩储层“两超三高”的特征,西南石油工程一体化攻关团队集成创新“超大规模扩体积、超高排量建缝网、双暂堵促复杂、全域支撑提导流”核心工艺,形成了筇竹寺组分异超深层页岩气藏复杂缝网压裂技术,改造体积突破8300万立方米,较龙马溪组深层提升73%,单井可采储量由0.9亿立方米提至1.8亿立方米,助力资阳2井、金页3HF井试获高产。

九游娱乐官网深化一体化协同 全力支撑上游投资优化和储量动用(图3)

  江汉石油工程在深化“大上游”一体化发展中创新实践,实现了专业能力与生产需求的精准对接。以专家库建设为突破口,搭建“云端+现场”实时决策平台,形成地质工程一体化动态优化机制;创新“同步响应、联合攻关”工作模式,突破传统验收流程和生产组织壁垒;针对难动用储量开发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合作机制,将技术服务深度嵌入油气藏经营全链条。2024年,涪陵页岩气田单井产能实现14.4%的显著提升,钻井周期比上年缩短近10%,创116项工程技术新纪录。

  近日,在江汉油田一体化优秀工程队伍评比中,江汉石油工程4支队伍荣登“龙虎榜”前六名,其中70368JH钻井队排名工区第一,被评为产建模范钻井队。

  江汉石油工程主动融入“大上游”一体化发展大局,全力保障增储增产增效。该公司精选地质、钻完井、压裂等领域38名专家,加入石油工程公司和江汉油田两级专家库,全方位参与设计审查优化,全过程指导施工动态优化,全周期迭代提升地质工程一体化质量。不久前,涪陵工区焦页77平台77-1HF井施工过程中出现砂堵风险,云端专家迅速响应,与现场人员紧密协作,成功解除预警,确保了压裂施工顺利进行。当前,“云端+现场”实时决策平台正发挥重要作用,有力推动涪陵工区平均单井产能提升,钻井和压裂施工费用逐步下降。

  该公司创新“同步响应、联合攻关”工作模式,打破传统验收流程和生产组织壁垒。在重庆涪陵,面对阴雨连绵导致的泥石流隐患,江汉石油工程和江汉油田共同成立的一体化生产运行联合组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协调维修道路,确保井队连续生产。在钻井开钻验收环节,甲乙方联合行动,采用“统一时间、集中组织、一次验收”新模式,每个开次的验收时间从2~3天缩短到1天以内。生产运行效率大幅提升,2024年,江汉石油工程“四提”指标再创新高,先后创下116项工程技术新纪录,钻井周期比上年缩短9.75%,平均单队进尺比上年提高11.6%。

  针对难动用储量开发,围绕红星、白马及盐间页岩油等重点区块、重点层系,江汉石油工程与江汉油田强化联合研究,深度融合、一体推动难动用储量效益开发。今年,该公司成立难动用项目部和难动用项目领导小组,落实“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启动了白马1区难动用储量的合作开发工作,助力加快形成10亿立方米/年产能建设的新阵地。

九游娱乐官网深化一体化协同 全力支撑上游投资优化和储量动用(图4)

  华北石油工程以“四提”攻坚为引擎,通过深度融入上游一体化发展,实现跨工区高效协同与技术创新突破。2024年,大牛地气田创DNSP3井水平煤层段1500米“一趟钻”纪录,深层煤层气钻井周期缩短33%以上,29口井刷新68项施工指标;通过构建地质工程一体化专家智库、创新集约化管控模式,在鄂尔多斯、顺北等工区突破超8000米深井技术瓶颈,助力阳煤1HF井获日产气10万立方米高产,为老油田注入强劲新动能。

  2月下旬,由华北石油工程50171钻井队施工的大牛地气田D12-P134井提前设计周期13天完钻。“这口井创新采用甲乙方共同研发的双向扭摆、水力振荡器等提速工具,实现了快速钻井。”该队队长金中良介绍。

  2024年以来,华北石油工程与华北油气、西北油田、河南油田签订《年度油气勘探开发钻完井工程保障框架协议》,成立勘探开发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与甲方组建一体化专家团队,从源头参与工程地质设计、施工方案论证,全过程跟踪方案执行,全力投入华北油气深层煤层气、南阳油田难动用储量、顺北油气田“深地工程”等项目。

  “在鄂尔多斯工区的地质工程一体化专家工作室,我们和华北油气、经纬公司华北测控等单位的专家一起开展重难点分析。”华北石油工程技术发展部负责人焦延安说,“我们在体制机制方面深度融合,形成协同发展良性局面。”

  华北石油工程建立起基层技术管理、项目部技术支撑、专家团队技术保障一体化技术管理模式,严抓优化钻井液体系、强化工程技术参数和标准化实施“三个关键”,完善4个施工区域提速模板,持续提升“四提”工作水平。

  为进一步发挥专家作用,该公司统筹优化技术资源,构建开放共享创新体系,引入博士后开展基础理论和前沿科研项目研究,成立涵盖多专业技术专家组成的3个区域专家团队,推动“四提”工作迭代升级。2024年,29口井刷新68项施工指标,有力推动了提速增效。

  技术专家团队还主动参与高风险井和重点井的地质工程方案设计、重大技术方案编制及关键技术环节施工措施审查,并在鄂尔多斯、西北工区开展提速提效专项行动。“我们针对超周期项目进行周分析预警、月总结通报,甲乙双方共同落实各项措施,有效提升生产运行效率。”焦延安说。

  何 龙:西南油气勘探目标多样化,开发储层薄、小、散、窄,增储上产、效益开发难度大,通过与工程公司一体化协同发力,发挥一体化优势,积极探索价值引领、合作共赢、协同发展的路径模式,构建了一体化规模效益增储建产新模式;以“应动尽动、动则高效”为目标,构建一体化高效运行机制,践行“甲方主导、多方参与、一体协同、互利共赢”工作思路,全链条优化产建方案,全方位提升设计质量,全流程指导施工优化,快速提升工程技术迭代升级,全力提升石油工程保障能力。

  包汉勇:江汉油田聚焦天然气开发领域,为实现较高资源品位气藏高效开发和较低品位气藏有效动用,与工程公司、石化机械、经纬公司等建立了一体化协同工作模式。通过“甲方主导、多方参与、一体协同、互利共赢”模式,进一步加强勘探与开发、地质与工程、科研与生产、技术与经济、业务与信息一体化深度融合,打破专业壁垒、突破行政界限、促进信息融合,聚焦技术进步、管理提升、装备升级、人才培养,突出价值引领和创新驱动,齐心协力推动高效开发,实现油气藏经营价值最大化。

  曹树生:2024年,华北油气成立华北工区一体化运行管理工作领导组,负责决策甲乙方一体化运行重要事项,协调解决工作难题。通过高效规范运行,甲方真诚为乙方着想控本增效,乙方努力做好服务贡献油气成果,在体制机制方面深度融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促进、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良性局面,在缓解资源接续矛盾、提高全产业链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更大成效。

  问:在一体化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哪些技术创新?如何助推高效勘探开发?

  何 龙:攻关形成了超深高温高压火成岩安全高效钻完井技术和深层页岩气“扩体积、促复杂、强支撑”体积压裂技术,一体化攻关拓展高效勘探多个领域获得大突破。研发低伤害钻井液,支撑侏罗系开发井产量提高3.3倍;集成靠-穿断缝体钻完井关键技术支撑须家河组效益开发;创新极限密切割体积压裂技术,大邑106-1井无阻流量34.5万立方米/日;攻关“一井多礁”技术,实现了元坝气田剩余储量高效动用。

  包汉勇:强化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的持续攻关和迭代升级,在一体化“四新”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创建压前地质精细建模、压后多阶缝网迭代精细雕刻等创新技术系列,实现了页岩人工缝网三维空间定量化精细刻画;攻关形成了一体化科学钻井技术体系,研发先进软件模块,深化工程深度计算能力,实现了“经验钻井”向“科学钻井”转变,刷新区块最短钻井周期、最高机械钻速等28项纪录;开展超大规模、控液提砂等多套迭代工艺评价,成功试验 “粉剂速配压裂液+高速混配”技术,积极推进新型压裂装备工具升级。2024年以来,涪陵页岩气田单井EUR(评估的最终可采储量)提升11%,钻井周期缩短13%,钻井米费降低1.5%,压裂米费降低3.9%,压裂效率提升近10%。

  曹树生:针对大牛地气田重点煤层气井,成立了深部煤层气井驻井监督组,遇到施工作业难题,共同研究实施对策;施工结束后,及时总结提炼,双方专家共同讨论形成《大牛地气田深层煤层气水平井钻井技术指导方案》,指导后续深层煤层气井高效安全施工。在致密气丛式井施工方面,华北井下作业公司在压裂过程中运用相互交叉的“拉链式”作业,大幅提升了压裂效率,创造了东胜气田单日压裂8段的最高纪录,有力助推气田高效勘探开发。

  何 龙:一是构建油公司现代化管理模式,打造复杂大型气藏多类型耦合工程管理模式,推进西南特色工程管理体系高效运行;二是创造互联网+石油工程管理新模式,建立石油工程业务智能管控平台(IPPE),实现了设计、施工、监督、管理和决策“五位一体”在线协同管控,为管理提供高效决策支撑;三是在系统内首次建立涵盖石油工程全专业全岗位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实现安全管理与现场业务管理在本质安全岗位操作层面的高度融合;四是形成大型复杂气藏低碳环保发展模式,让低碳环保发展理念在西南大地落地生根。

  包汉勇:江汉油田围绕体制机制创新升级,创建“123”管理新架构,组建模拟董事会,成立“一体化专家组+一体化运行组”,以及一体化专家决策中心、一体化产建指挥中心、一体化远程监督中心,明确各层级职责权限,全方位保障一体化合作开发执行落地。围绕一体化项目高效运行,构建一体化“1+6”新机制,依托IPPE和一体化科技攻关、监督运行、方案编审、高效决策、协作运行、考核激励等机制,推动油气一体化合作开发向集约化、智能化、可持续方向转型升级。围绕“两提一降”总目标,形成一体化技术“1+4”新体系,夯实“一个数智底座”建设根基,高效推进布好井、打好井、压好井和管好井“四个场景”,组织井位源头部署、钻井技术攻关、压裂精准改造和油气藏精细管理等多个专业团队,全方位统筹部署,全过程实施优化,全周期技术迭代,全链条协同推进,实现一体化高效协同。

  曹树生:华北油气成立华北工区一体化运行管理工作领导组、一体化专家工作室,对来自华北油气、工程公司、经纬公司的成员进行一体化运行日常管理和考核;针对煤层气井钻井,成立了由甲乙双方组成的现场监督组,可以快速决策,现场决定实施优化方案。为进一步营造市场环境、打造优质市场,2023~2024年,华北油气推广石油工程一体化总承包模式。该模式涉及钻井、压裂、试油气等专业,通过一体化大包转变运行管理方式,由“甲方主管、乙方分管”转变为“甲方监管、乙方主管”,充分调动乙方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

  何 龙:石油工程系统将牢固树立经营油气藏理念,聚焦勘探开发成效,持续深化一体化运行,坚持平台+机制协同攻坚、管理+技术双轮驱动、责任+能力同步提升,突出系统化、体系化、规范化,抓方案优化、抓示范带动、抓技术提升、抓精细管理、抓装备升级,推动技术管理升级增效,引领工程“四提”“双创”再上新台阶,共同缓解资源接续矛盾,协同提高全产业链核心竞争力,全力推进资源向储量转化、储量向产量转化、产量向效益转化,全面推动一体化协同高质量发展。

  包汉勇:江汉油田将进一步完善一体化协同管理模式,深化一体化工作平台和团队建设,强化与各合作单位后方资源的高效协同,持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在构建独有先进的油气勘探开发体系上迈出更大步伐。持续完善一体化体制机制,探索一体化合作新模式,激活工程队伍凭业绩挣效益的内生动力,固化形成重点区块“四提”推荐做法;持续强化四新领域攻关,2025年计划迭代推广22项成熟技术、引进15项先进技术、攻关20项关键核心技术;强化一体化高效组织,做强一体化监督管理,实现从“注重现场安全施工”向“全流程技术监督”转变,持续推广“驻井+远程+巡井”监督模式,全流程管控施工质量;做实一体化高效运行,统筹协调各方资源,提升供水、电网保障能力,加强物资质量管控,推动一体化合作开发走深走实。

  曹树生:今年初,华北油气下发了《钻井、压裂试油气工程专业战略承包商队伍管理实施细则》,目的是打造一批战略合作队伍,按照“谁干得好谁先干,谁干得快谁多干”的原则,优先安排工作量、简化招标流程,鼓励工程公司应用“四新”技术,打好井、压好井、管好井。未来,华北油气将紧密跟踪石油工程领域数智化新技术发展趋势,发掘智能化应用场景,推进地质工程一体化工作模式的数智化建设。为钻完井大数据科学分析,为风险探井、重点预探井、示范井及其他重点井的工程方案、推荐做法提供技术支撑,进一步提升运行效率。(冯 柳 付豫蓉 刘明辉 王 帅 采访整理)